橙皮橘皮傻傻分不清楚
在初學胡督魔法時橙皮時常與橘皮搞混,事實上這是兩支不同的藥草,只是過往總鑽研著橙皮這支藥草,但到了台灣本土藥草魔法這邊,不免想把橘皮拿起來研究一番,畢竟這不僅是我們時常食用、用於料理的水果外,同時在供桌上我們也時常見到橘子的蹤影。在我們生活中的有三種不同顏色的橘皮,分別是偏綠色的青皮、偏褐色的陳皮、偏橘紅色的橘紅,在我們生活中當屬陳皮最為常用,不論是作為茶飲又或者是作為滷包,時常少不了陳皮這一味,而青皮跟橘紅較常在中藥的藥方中見到。
三者魔法比一比
其實這三者皆屬橘皮,所以說大致上的魔法功能會蠻雷同的,味道上以苦辛為主,所以在魔法上會與保護消除有所關聯,只是在細部的魔法功能會略顯不同。就我個人的實驗結果來說,青皮是以未成熟幼果製作而成,外皮呈現綠色帶股草味與澀味,如果要用於切除負面連結帶來的影響,青皮是支不錯的本土藥草;陳皮是以成熟果實製作而成,外皮呈現褐色帶股濃厚香味,事情推動不順利時,可以使用陳皮讓事情進展較為順利,同時陳皮也有帶來好運的魔性;橘紅是將成熟果皮去掉白色內皮製作而成,味道近似於橙皮,與金錢、好運有關的魔法皆可以考慮使用。
認識台灣本土藥草魔法
看完上述的解析,有沒有對於台灣本土藥草魔法有了初步的概念了呢?其實研究本土藥草材料的取得上較為方便,較為困難的點是有些本土藥草,他取用的部位或是熟成程度的不同,導致本土藥草運用上有了細部的魔法功能差異,而這些差異只能靠實驗慢慢地去推敲歸納出來。若如果你對台灣本土藥草魔法有興趣,下半年將會再次開設台灣本土藥草魔法課程,敬請期待哦!
● 台灣本土藥草魔法文獻參考
認識台灣本土藥草魔法:https://pse.is/46arep
來自台灣的廚房女巫:https://pse.is/45pvpg
(圖片來源: 攝影師:Ivan Samkov,連結:Pexels )